欢迎光临山西捷力通防雷公司官网,我们提供优质产品和可靠的防雷解决方案!
山西捷力通防雷公司十多年专注防雷产品研发、生产,防雷接地工程施工
全国咨询热线:15110330668
当前位置:主页 > 客户案例

捷力通古建筑防雷接地措施及应用解决方案

时间:2025-01-15 来源:山西捷力通防雷公司 点击:0

一、工程概述
古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瑰宝,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。然而,由于其建筑结构和材质的特殊性,往往更容易遭受雷击损害。为了有效保护古建筑,确保其安全,特制定本防雷实操方案。
 
二、防雷设计依据

  1. 相关标准规范
    《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》(GB 50057 - 2010)、《古建筑防雷工程技术规范》(GB 51017 - 2014)等。

2.古建筑资料
详细的建筑图纸、结构说明、历史雷击记录等。

三、防雷措施

(一)接闪器

  1. 选型
    根据古建筑的形状、高度、结构等特点,选择合适的接闪器。对于殿宇式建筑,可在屋脊、屋檐等易受雷击部位安装接闪带;对于高塔等高耸建筑,可采用独立避雷针。接闪器材料应选用耐腐蚀、导电性好的金属,如热镀锌圆钢、铜材等。

2.安装
接闪带应沿屋脊、屋檐等部位明敷,固定支架间距不应大于 1m,转弯处不大于 0.5m。接闪带与古建筑的金属构件(如金属宝顶等)应进行可靠连接。独立避雷针应设置在建筑物的中心或周边合适位置,高度应能有效保护古建筑,其与古建筑的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,防止在雷击时对古建筑造成反击。

(二)引下线

  1. 数量与布局
    引下线的数量应根据古建筑的面积和高度确定,确保均匀分布,一般不应少于两根。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明敷,避免穿越古建筑内部的珍贵文物和木质结构。

2.材料与连接
引下线材料与接闪器相同,采用热镀锌圆钢或铜材。引下线与接闪器、接地装置应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,连接部位应牢固可靠,做好防腐处理。引下线在地面以上 1.7m 至地面以下 0.3m 范围内,应采用保护管进行保护,防止机械损伤和人身接触。

(三)接地装置

  1. 接地形式
    优先采用自然接地体,如古建筑的基础钢筋等。若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不能满足要求,则应增设人工接地体。人工接地体可采用水平接地极和垂直接地极相结合的方式,水平接地极采用热镀锌扁钢,埋深不小于 0.7m;垂直接地极采用热镀锌角钢或钢管,长度不小于 2.5m。

2.接地电阻要求
古建筑防雷接地电阻一般不应大于 10Ω。在施工过程中,应使用专业的接地电阻测试仪器进行测量,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。若接地电阻不达标,可通过增加接地极数量、延长接地极长度、改善接地极周围土壤导电性(如添加降阻剂)等方法降低接地电阻。

(四)等电位连接

  1. 连接范围
    古建筑内的金属构件(如门窗、栏杆、吊顶龙骨等)、电气设备外壳、管道等都应进行等电位连接。通过等电位连接,可将这些金属物体在电气上连接成一个整体,避免在雷击时产生电位差,造成电击事故。

2.连接方式
采用金属导体将需要连接的金属物体进行可靠连接,连接点应牢固、耐腐蚀。等电位连接干线应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,形成完整的等电位连接网络。

(五)屏蔽措施

1.线缆屏蔽
古建筑内的电气线路和通信线路应采用屏蔽电缆,屏蔽层应在两端进行接地。对于架空引入的线缆,应在入户处设置避雷器,并将其金属外皮接地。
2.建筑屏蔽
对于有特殊保护要求的古建筑,可考虑采用金属网对建筑物进行整体屏蔽,形成法拉第笼效应,减少雷击电磁脉冲对古建筑内部设备和文物的影响。金属网的网格尺寸应根据古建筑的保护要求和雷击风险评估确定。

四、施工注意事项

1.在施工前,应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,使其了解古建筑的特点和保护要求,掌握防雷施工的技术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。
2.施工过程中,应尽量减少对古建筑的破坏。如需在古建筑上钻孔、开槽等,应事先征得文物保护部门的同意,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,确保古建筑的结构安全和外观完整性。
3.对使用的防雷材料和设备,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,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规范。材料和设备的存放应注意防潮、防腐、防损坏。
4.施工完成后,应及时清理现场,恢复古建筑的原貌。同时,对防雷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调试,确保其正常运行。

五、维护与检测

1.定期维护
建立健全古建筑防雷系统的维护管理制度,定期对防雷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。维护内容包括接闪器、引下线、接地装置、等电位连接、屏蔽措施等的外观检查,连接部位的紧固情况检查,接地电阻的测量等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,确保防雷系统的有效性。
2.检测周期
据古建筑的重要性和雷击风险程度,确定合理的检测周期。一般情况下,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;对于重点保护的古建筑和易遭受雷击的区域,可适当增加检测次数。检测工作应由具有专业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,检测报告应存档备查。
3.应急处理
制定防雷应急预案,在发生雷击事故后,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,组织人员进行抢险救援,减少损失。同时,对雷击损坏的防雷设施应及时进行修复,确保防雷系统尽快恢复正常运行。
杨15110330668 

在线客服
联系方式

24小时咨询热线

15110330668

公司电话

0351-7235259

二维码
线